中新網2月21日電 日前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會見中國國民黨主席榮譽主席連戰時闡述了對兩岸關係的四點看法,境外媒體高度關註,分析指出,這是習近平首次就大陸對台政策發表較為系統性的論述,有著較強的專門性和針對性,其感性和理性並存的喊話表達了大陸對臺灣和臺灣民眾的巨大誠意。至於接下來,球已經提到了臺灣腳下,不論就“義”或“利”而言,臺灣都已面臨重要抉擇:把大陸當家人共同圓夢,還是繼續把同胞當敵人同床異夢
  習近平首次就對台政策發表系統性論述
  臺灣《中國時報》21日刊載《臺灣要與大陸共同圓夢還是同床異夢》一文,文章說,“習連會”上,習近平發表了他掌舵以來對台政策的最完整講話。
  澳門《新華澳報》21日刊載《習近平會見連戰溫情呼喚感染臺灣民心》一文,文章指,習近平在會見連戰時,提出了四點期望。這四點期望,可說是習近平履職以來,首次就大陸對台政策發表較為系統性的論述,儘管並不是那樣的全面性論述,但卻是專攻臺灣人心進行溫情喊話,有著較強的專門性和針對性。
  臺灣《旺報》21日評論文章指,習近平四項重點說明最為外界囑默被認為是對台重大政策的宣示。
  該報社論指出,習近平的四點談話,內容充滿著善意與想象空間。文章說,習近平在第一點和第二點的談話中,對臺灣歷史和臺灣人的歷史際遇及奮鬥歷程,表達了同情的理解。他對臺灣同胞的印象是“崇敬祖先、愛鄉愛土、純樸率真、勤奮打拼”。
  緊接著他表達了不否定臺灣體制的態度。習近平說,臺灣同胞有自己特定的心態,“包括特殊的歷史悲情心結,有著強烈當家做主出頭天的意識”,如果大家不健忘的話,應該很清楚“歷史悲情”和“出頭天”正是民進黨當年選舉最主要的訴求。習近平刻意突出這些特質,固然在彰顯臺灣民眾的心情。
  他還特別強調“尊重臺灣同胞自己選擇的社會制度與生活方式”,尊重彼此的政治體制和生活方式是兩岸政治協商的前提。在第三點和第四點談話中,習近平表達了兩岸齊心協力,攜手共圓中國夢的願景。他說,有什麼想法都可以交流,只要坐下來談就有希望,而且“兄弟同心,其利斷金”。習近平明白表示兩岸是一家兄弟,“中國夢是兩岸共同的夢,需要大家一起來圓夢。”
  文章說,習近平四點講話的一個簡單描述就是:對臺灣“感性的呼喚,理性的招手”。
  澳門《新華澳報》21日刊文指,習近平的四點意見充分反映了北京的對台政策有著較強的穩定性和延續性,而在臺灣方面,就正是個極為重要的施政誠信。
  但另一方面,穩定性並不等於是一成不變,還可在一些具體政策措施上,進行有針對性的深化調整,而且還不排除將會與時俱進,針對形勢的新發展而制定最新的全面性政策論述,以“可以有豐富想象力”的精神,思想再解放一點,步子邁得再大一點,作出關鍵性的調整。
  兩岸政治對話 球踢至臺灣腳下
  加拿大《星島日報》19日刊載社論《兩岸政治對話 球踢至臺灣腳下》,文章指,習近平在會面時的講話,遠超兩黨交流的範疇。他不僅表示大陸“充分尊重臺灣民眾自己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欲以“親情牌”與“真情牌”為臺灣民眾“熨平心理創傷”、“解決現實問題”,更罕見地直接觸及兩岸政治對話的高敏性議題,明確指出“願在一個中國框架內,同臺灣方面進行平等協商,作出合情合理安排。”
  文章指出,目前兩岸的公約數是“九二共識”。“一中”如何表述卻是破題的關鍵。而回顧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在“張王會”致詞時,有關“破解兩岸難題需要想象力”的說法,兩岸未來在尋求“一中”框架共識方面的想象空間究竟有多大,大陸已將球踢至門前,接下來得看臺灣如何因應了。
  《新華澳報》文章指出,實際上,目前部分臺灣民眾對國家統一前景仍然存在著疑慮。習近平一方面是強調“我們有耐心,但更有信心”,以堅強毅力來挖掉阻礙兩岸人民心靈融合的“大山”,另一方面是以“挖山不止”的默默地進行有利於增進臺灣同胞福祉的工作。
  臺灣《中國時報》指出,習近平已說:“我們尊重臺灣同胞自己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換言之,北京所求的只是臺灣認定兩岸同屬一家人。
  文章指,不論就“義”或“利”而言,臺灣都已面臨重要抉擇:把大陸當家人共同圓夢,還是繼續把同胞當敵人同床異夢至於“保持現狀”則是不負責任政客的鴕鳥主張,它不是臺灣可有的選擇,因為“現狀”從未“保持”。  (原標題:外媒評習連會:兩岸政治對話 球踢至臺灣腳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s87vsnaj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